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支付清算协会亢林:将加快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治

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支付产业如何把握数字时代新特征,积极应对新挑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亢林表示。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此外,亢林还表示

“支付产业如何把握数字时代新特征,积极应对新挑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亢林表示。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此外,亢林还表示,协会在今年还开展了针对支付机构类会员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问卷调研,该项工作得到了相关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协会从科技治理、数据应用、数字化经营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支付机构转型路径,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形成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以期为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亢林介绍,截至8月底,全国共推出惠民利企的创新应用175个,协会参与了其中109个应用辅导工作,占比为62%。为创新监管工具的推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从辅导的创新应用涵盖范畴来看,既有数字支付,推动支付清算行业降本增效,畅通社会经济资金贸易循环,又有数字信贷赋能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加强对小微、三农、绿色等重点领域和困难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有数据要素推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模式与业务运行逻辑的数字化变革,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今日在第十一届支付清算论坛上指出,协会将全力支持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科技创新自律管理,加快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机制,重点推动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亢林介绍,数字化浪潮对支付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从需求侧看,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对普惠金融产品和支付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时效性强、便捷度高、安全性高等特征。从供给侧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更多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对作为底层金融基础设施的支付产业在衔接产供销活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亢林指出,今年以来,协会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研究建立金融科技伦理自律机制。协会已参与了金标委《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指引》、《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等有关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同时联合相关行业组织探索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机制,编制起草《金融科技伦理自律公约》,以行业标准、团体规范为抓手,力求多层次引导从业机构自觉践行科技伦理规范,守正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推动金融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支付清算协会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并在全国20个省市落地实施,协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跨境创新测试,制定发布《金融科技创新自律工作指引》,组织举办多层次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政策培训,常态化开展创新辅导、风险监测、投诉受理等自律管理工作,引导会员单位和相关市场机构参与金融科技创新测试。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网址: http://www.kjglyjzz.cn/zonghexinwen/2022/0918/759.html



上一篇:360数科宋荣鑫:评判科技输出的标准应是业务指
下一篇:滨医附院成功获批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

科技管理研究投稿 | 科技管理研究编辑部| 科技管理研究版面费 | 科技管理研究论文发表 | 科技管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